間隙對沖裁件尺寸精度的影響:沖裁件尺寸精度由模具制造精度和沖裁后彈性恢復量的大小兩個因素決定的。在這里分析間隙對沖裁件弱性恢復量的影響。在沖裁過程中,因為存在彈性變形,當工件從凹模中推出或從凸模上卸下時,其尺寸與凹模或凸模尺寸之間存在一個偏差,這就是彈性恢復量。偏差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負。落料和沖孔彈性恢復量與間隙的關系如圖四所示。當間隙小于A點的間隙值時,落料尺寸大于凹模尺寸,沖出孔的尺寸小于凸模尺寸。當間隙大于A點的間隙值時落料工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沖出孔尺寸大于凸模尺寸。這是因為沖裁過程中在沖裁變形區有壓縮、拉伸和彎曲三種變形,當間隙較小時,壓縮變形與彎曲變形量大于拉伸變形量,沖裁后彈性恢復使落料工件脹大,沖孔孔徑縮小;而間隙較大時,拉伸變形量大于壓縮變形量和彎曲變形量大于拉伸變形量,沖裁后彈性恢復使落料工件縮小,沖孔孔徑脹大。彈性恢復量除了間隙因素外還與材料性能,工件形狀尺寸等因素有關,但間隙是主要因素。級進模也被稱為連續模。天津冷沖模具工作原理
由于板材本身的機械性能各向異性,使模具磨損不均勻,垂直于鋼板軋制方向磨損嚴重,刃口較其它部位過早的磨鈍,對冷板的機械性能而言,抗拉強度,屈服點,延伸率等都是各向異性的,特別是延伸率和彎曲次數,沿軋制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差別很大,因此,塑性和韌性,強度和硬度都各不相同,顯然在沖裁加工時沖裁間隙的選擇,結合實際可有以下規律供參考:同一個工件周邊間隙的選擇,圓形的取橫向間隙值。這就是我們強調的:對沖裁間隙的取值還要:“按質取隙、分檔歸類、酌情增減、合理選用”。天津冷沖模具工作原理成形-用各種性質的局部變形,來改變零件或毛坯的形狀的工藝。
電機轉、定子的各向異性對沖裁間隙的影響:在風扇公司的電機轉、定子沖片,普遍采用0.5- 0.6毫米厚的SPCC牌號的冷板。一般沖裁間隙大小的確定是按冷板的厚度來確定的,也就是說,不論材質是冷軋還是熱軋,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0.5毫米的雙面間隙均為0.07毫米左右,而對于材料的機械性能及其同一種材料的機械性能各向異性對其間隙大小的選擇,考慮得就不多了。如果在沖壓過程中,由于間隙的選擇不當或因模具刃口的磨損,使工件產生毛刺,在電機里毛刺大是不允許的,必須控制在0.05毫米以下,一般控制在0.03毫米以下,沖壓毛刺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材料本身的機械性能各向異性。
典型模具結構和工藝分析:沖裁模按結構類型可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來分類:按工序性質分類:落料模、切斷模、沖孔模、切口模、切邊模等按工序的組合程度可以分為:單工序模、復合模、級進模等;按模具結構型式分類:a. 按上、下模的導向方式分為敞開模、導板模和導柱模;b. 按凹模的位置分正裝式(凹模在下模)和倒裝式(凹模在上模);c. 按卸料形式分為固定卸料、彈壓卸料和廢料切刀卸料等;d. 按出料形式分為彈壓頂料,剛性推料和自然漏料。以上各種沖裁模的沖壓方式,可以相互組合;也可以與彎曲、拉深等工序組合。20世紀60年代初期,國外飛機、汽車制造公司開始研究計算機在模具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
磨床,磨床的種類很多,磨床的切削工具是用不同種類、性質和粒度的砂粒,拌入膠黏劑,經模壓成型后燒結而成的砂輪,加工時大多不受被加工材料硬度的限制。而且,經磨削成型后,零件的形狀和尺寸精度高,還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表面粗糙度。所以是模具制造不可缺少的精加工設備。(1)平面磨床。(2)外圓磨床。(3)內圓磨床。(4)多功能工具磨床。(5)磨削時的經濟精度。磨削時的經濟精度。磨削加工屬精加工,形狀及尺寸精度都能控制在0.01~0.02mm,加工表面粗糙度一般都在左右,除多功能工具磨及內圓磨外,達到0.4也是比較容易的。這樣的加工精度已能滿足大多數冷沖壓模具的加工要求。電子信息、汽車、家電、通信、船舶、輕工塑料等行業的產品制造80%都離不開模具。天津冷沖模具工作原理
彎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線(彎曲線)產生彎曲變形,從而獲得一定角度和形狀的工件的模具。天津冷沖模具工作原理
由于冷沖模架標準件的出現,使模具設計結構形式多種,精度也由此提高。同時,隨著熱處理技術的進步和檢測手段的完善,冷沖模具使用壽命提高5~7倍。這一時期,還由于成型磨削、電脈沖和線切割機等機床相繼使用,又采用硬質合金為模具材料,冷沖模具的制作工藝有了新的發展。硬質合金冷沖模具的使用壽命從原來3.5萬次躍增到150萬次以上。由于設計人員改進制模工藝,具有自動送料、自動理片和接料裝置的復合模具大量問世。靠模銑床引進后,用石膏、木模或實物即可翻制出相同形狀的模芯,給制作復合拉深模具提供了方便,確保了精度。天津冷沖模具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