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國學是在為我們自己的文化延續慧命。國學屬中華傳統之學,身為炎黃子孫,實應好好保護屬于自身之傳統文化,以使中華文化之精粹得以繼續影響更多人。畢竟,中華文化之內容不只是適用于華人,道德教化、陶冶性情亦同為世界公民之共需。觀乎世界不少大學均有設立國學或漢學研究所,足見中華文化可供借鑒、探尋和應用之處。為使世界上更多人得共享國學留下之豐碩果實,延續文化慧命,我們每個人都應從自我學習國學開始。嚴格的要求自己國學精粹,不僅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責任。北京陽明心學國學經典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它不僅是一種書寫藝術,更是一種哲學和精神的表達。書法講究“氣韻生動”,強調通過筆墨的運用傳達書寫者的情感和境界。中國古代書法家如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了高超的技藝,也體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書法中的“筆法”“結構”“章法”等理論,與中國哲學中的陰陽、虛實、剛柔等概念密切相關。書法藝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丹陽道家國學啟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古代算學是中國古代數學的獨特稱謂,是國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早在《周髀算經》中,就記載了勾股定理等重要數學成果,“勾三股四弦五” 的表述簡潔而準確,用于解決天文測量、工程建筑等實際問題。《九章算術》更是古代算學的集大成之作,它涵蓋了方田、粟米、衰分等九章內容,涉及分數運算、比例分配、面積體積計算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數學體系。古代算學注重實用性,其算法為農業生產、水利工程、天文歷法等提供了有力支持。算籌作為古代的計算工具,通過不同的擺放方式表示數字,展現了古人的智慧。古代算學的發展,反映了中國古代在數理領域的成就,對世界數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舜其?知也與!舜好問?好察邇?,隱惡?揚善,執其兩端,?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國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修身養性的智慧,這有助于拓寬個體的思維視野。與現代科技注重實證和實用不同,國學強調智慧和道德的培養。通過學習國學,我們能夠更客觀地思考問題,不僅注重表面現象,更關心問題的本質和根源。這種思維方式有助于提高個體的綜合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國學倡導的儒家思想強調仁愛、和諧,有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在當代社會,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涌現,而儒家思想中強調的仁愛、忍讓、和諧等觀念,對于解決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作用。學習國學有助于培養個體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總體而言,學習國學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是塑造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通過國學的學習,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心,拓寬思維視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因此,我們有理由珍視并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為個體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太原佛家國學課程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皆中節,謂之和。北京陽明心學國學經典
振興國學,關系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關系到華人素質的提高,也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國學的精髓是天人合一,即就是和諧,這也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文化命脈。國學典籍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其內涵無比深刻,可謂之國之瑰寶,世之奇葩。閱讀那一篇篇千古文,吟誦那一首首優美詩詞,就仿若是在和歷史先賢對話,是在用手指觸摸中華民族的文化脈搏,在用心靈感受華夏文明的博大與精深的悠長美麗。北京陽明心學國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