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流的作用方式上,傳統電鍍通過外接電源在大面積的陽極和陰極之間施加電流,電流在整個鍍槽內均勻分布,使得工件整體同時進行鍍覆。這種方式適用于對大面積、形狀規則的工件進行統一鍍覆。但對于一些局部需要修復或特殊鍍覆的情況,傳統電鍍難以做到準確處理。電刷鍍則通過鍍筆與工件的局部接觸來施加電流,電流只在鍍筆與工件接觸的微小區域內起作用。操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控制鍍筆的移動路徑和停留時間,實現對工件特定部位的精確鍍覆。例如,在修復機械零件的局部磨損區域時,電刷鍍能夠準確地在磨損部位進行鍍覆,而不會影響零件其他正常部位。金屬文物經電刷鍍修復,延長其保存時間。江蘇電刷鍍技術
電子行業對金屬表面的導電性、可焊性等性能要求極高。電刷鍍技術在印刷電路板(PCB)制造中應用廣。通過電刷鍍銅,能夠在電路板表面形成高質量的導電線路,確保電流的高效傳輸。與傳統的電鍍工藝相比,電刷鍍能夠實現局部鍍覆,對于電路板上一些精細線路和特定區域的鍍覆具有明顯優勢,可有效提高電路板的制造精度和可靠性。同時,在電子元器件的表面處理中,如電子連接器、集成電路引腳等,電刷鍍可以改善其表面的可焊性和耐腐蝕性,保證電子元件在電路中的連接穩定性,減少接觸電阻,提高電子產品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江蘇電刷鍍技術工件表面預處理好壞,關乎電刷鍍鍍層附著力。
鍍液的酸堿度(pH 值)同樣不容忽視。不同的鍍液體系對 pH 值有特定的要求,合適的 pH 值能夠維持鍍液中各成分的穩定性,促進金屬離子的正常沉積。例如,在酸性鍍鎳液中,pH 值的微小變化可能影響鎳離子的絡合狀態,進而改變其沉積速率與鍍層質量。若 pH 值過高,可能導致金屬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物沉淀,污染鍍液,同時影響鍍層的結合力;pH 值過低,則可能加速鍍液對設備的腐蝕,并且不利于某些添加劑發揮作用。
鍍液中的添加劑對鍍層質量也有著明顯影響。添加劑包括光亮劑、整平劑、緩沖劑等。光亮劑能夠使鍍層表面更加光亮平整,改善鍍層的外觀質量;整平劑有助于填補工件表面的微小凹坑和劃痕,提高鍍層的平整度;緩沖劑則能穩定鍍液的 pH 值,減少因反應過程中酸堿度變化對鍍層質量的影響。然而,添加劑的種類和用量需要嚴格控制,過量使用可能導致鍍層出現脆性增加、夾雜等問題。
鍍液選擇與準備:根據工件的材質、鍍覆要求以及預期的鍍層性能,選擇合適的鍍液。如前文所述,鍍液種類繁多,包括單金屬鍍液(如鍍鎳、鍍銅、鍍鋅鍍液)、合金鍍液(如鎳 - 磷合金、銅 - 錫合金鍍液)以及特殊功能鍍液(如自潤滑鍍液、納米復合鍍液)。選定鍍液后,檢查鍍液的質量,確保其成分符合要求,無雜質和沉淀。對于一些需要加熱或調整酸堿度的鍍液,要按照規定的工藝參數進行預處理,以保證鍍液在較佳狀態下使用。例如,在對電子元件進行鍍銅時,需選用高純度、導電性良好的鍍銅鍍液,并確保鍍液的酸堿度和溫度適宜,以獲得高質量的銅鍍層。電刷鍍過程持續監控,確保工藝參數正常。
自潤滑鍍液專為對摩擦系數有嚴格要求的機械部件設計。在航空航天的飛行器起落架、精密機械的軸承與導軌等部件中,部件間的摩擦不僅影響設備運行效率,還可能導致部件過早磨損甚至故障。自潤滑鍍液中的固體潤滑顆粒,如二硫化鉬、聚四氟乙烯,與金屬離子一同沉積形成自潤滑鍍層,大幅降低部件間摩擦阻力,減少磨損,提高機械系統運行精度與穩定性,在裝備制造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納米復合鍍液適用于追求表面性能提升的場景。以汽車零部件為例,發動機缸體、活塞等部件在高溫、高壓、高速運動條件下工作,對表面質量與耐磨性要求極高。采用納米復合鍍液進行電刷鍍,納米級顆粒均勻分散于鍍層中,顯著提高鍍層硬度、耐磨性與耐腐蝕性,提升零部件性能,降低油耗,減少排放,滿足汽車行業對高性能、節能環保零部件的需求,推動汽車工業技術進步。 工件表面活化不足,降低電刷鍍鍍層結合力。江蘇加工電刷鍍費用
機械零件電刷鍍后,使用壽命得以延長。江蘇電刷鍍技術
工件表面的預處理情況對鍍層質量有著基礎性的影響。在電刷鍍之前,工件表面必須進行徹底的清洗、除銹和活化處理。若工件表面殘留有油污、油脂等有機污染物,會阻礙鍍液與工件表面的有效接觸,導致鍍層附著力不佳,甚至出現起皮、剝落等問題。同樣,表面的鐵銹和氧化皮若未去除干凈,會影響金屬離子在工件表面的沉積,使鍍層與基體之間的結合力降低。而活化處理能夠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層微觀上粗糙且活性高的表面層,有利于增強鍍層與基體的結合力。江蘇電刷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