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散斑干涉技術特點:技術優勢納米級位移靈敏度全場實時測量能力對振動不敏感可測微小變形系統配置要點激光光源穩定性<0.5%防振光學平臺相移裝置精度λ/100溫控環境建議±1℃典型應用場景微電子器件熱變形MEMS器件測試薄膜殘余應力分析微納尺度力學行為,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與力學測試設備聯用原位加載系統同步控制多物理場數據融合實時應變反饋系統異構圖譜數據關聯特殊環境集成(1)高溫環境:耐高溫鏡頭保護熱輻射校正算法藍光照明方案(2)真空環境:光學窗口長距顯微配置防污染設計(3)液體環境:防水觀測窗折射率補償懸浮粒子示蹤。數字圖像相關技術具有光路簡單、環境適應性好、測量范圍廣以及自動化程度高等諸多優點。湖北VIC-3D非接觸式應變測量裝置
光學非接觸應變測量是一種先進的測量技術,它利用光學原理實現對物體應變的間接測量,無需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以下是對光學非接觸應變測量的詳細介紹:光學非接觸應變測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產生的光學現象,如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來間接地測量物體的變形。當物體發生應變時,其表面的形貌或光學性質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可以通過光學傳感器捕捉到,并轉化為電信號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到物體的應變信息。重慶三維全場非接觸應變測量在汽車工程領域,光學非接觸測量可以用于測量汽車零部件在受力情況下的應變分布,優化汽車設計。
光學非接觸應變測量技術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材料力學性能測試方法,其原理是通過光學手段獲取材料表面變形信息,進而計算應變場分布。與傳統接觸式測量相比,該技術具有全場測量、不干擾被測對象等優勢。研索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該領域的技術積累已形成完整解決方案。當前主流的光學非接觸應變測量技術主要包括:數字圖像相關法(DIC)電子散斑干涉術(ESPI)數字全息干涉術光柵投影輪廓術,數字圖像相關技術詳解系統組成架構(1)圖像采集系統:高分辨率工業相機(500萬像素以上)長工作距顯微鏡頭(可選)同步觸發控制單元多相機立體視覺配置(2)照明系統:同軸冷光源照明高均勻度面光源脈沖式激光光源(高速應用)(3)軟件分析平臺:三維位移場重構算法應變計算引擎數據可視化模塊第三方數據接口關鍵技術參數位移測量分辨率:0.01像素應變測量范圍:0.005%-200%,采集幀率:100,000fps(高速型)視場范圍:1mm2-1m2(可調)。
技術特點與優勢非接觸性:避免了傳統接觸式測量可能引入的誤差和損傷,保持被測試物體的完整性和原始狀態。高精度:能夠在微小尺度下精確測量應變,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工程分析和決策。全場測量:能夠同時測量物體表面的全場應變分布,有助于了解物體的變形情況。高效率:快速獲取數據并進行實時監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的能力。光學非接觸應變測量技術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土木工程、機械制造、生物醫學等領域。例如,在航空航天領域,它用于飛行器的結構健康監測;在土木工程領域,它用于監測大型建筑物和橋梁的結構健康;在機械制造領域,它用于評估機械部件的應力和應變狀態;在生物醫學領域,它用于研究生物組織的力學性能和變形行為。通過測量材料在受力情況下的應變分布,可以了解材料的強度、韌性、疲勞壽命等性能指標。
在橋梁靜動載試驗時,如何減小應變測試中的各種干擾因素,提高檢測效率和測量數據的可信度,是長期以來工程師們一直在苦苦探索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終于研發成功了一種可裝配式多用途應變測量傳感器,成功地應用在了多座橋梁的靜動載試驗中,有效解決了橋梁靜動載試驗中應變測量時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特別是惡劣環境下的應變測試問題。應變片由兩個相同的敏感柵重疊配置,可以抵消所產生的電磁感應噪聲。導線采用絞合線,同樣可以抵消感應噪聲,因此該應變片不易受交變磁場的影響。 DIC方法具有全場測量、高靈敏度、高精度等優點,特別適用于復雜結構和生物力學測試等領域。新疆VIC-3D數字圖像相關測量系統
數字圖像相關術運用圖像處理技術,分析物體表面圖像,精確評估物體的力學性能。湖北VIC-3D非接觸式應變測量裝置
對于復合材料的拉伸試驗,可以使用試樣一側的單應變測量來測量軸向應變。然而,通過在試樣的相對兩側進行測量并計算它們的平均值,可以得到更一致和準確的結果。使用平均應變測量對于壓縮測試至關重要,因為兩次測量之間的差異用于檢查試樣是否過度彎曲。通常在拉伸和壓縮測試中確定泊松比需要額外測量橫向應變。剪切試驗時需要確定剪切應變,剪切應變可以通過測量軸向和橫向應變來計算。在V型缺口剪切試驗中,應變分布不均勻且集中在試樣的缺口之間,為了更加準確地測量這些局部應變需要使用應變儀。 湖北VIC-3D非接觸式應變測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