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建設:門窗工程,機房的門一般要求與墻協調。在不銹鋼玻璃隔墻上的門采用不銹鋼玻璃門(或防火門)。疏散出口,鋼瓶間采用鋼制防火門。承重工程,機房內設備密度較大,對建筑樓板承重有特殊要求,在機房選址和設計時應該核實機房位置的建筑承重。對于個別機房功能區間需考慮做樓板的承重加固,特別是UPS及電池、精密空調等大型設備,重量較大,應安裝設備承重散力支架或加固處理達到功能要求。機房布局時要重點考慮大型設備的承重,盡量把重型設備放置在機房的承重梁上。機房建設要考慮未來業務擴展,預留充足的空間和資源。節能機房建設哪家靠譜
配電柜具體配置及其技術要求如下:(1)配電柜內應根據計算機設備及其輔助設備的不同要求,設置中線和接地的連接裝置。配電柜(箱)中的安全保護接地線(PE)應與等電位接地匯集箱可靠連接,但注意機房內電源中線(N)應當與接地線(PE)絕緣。(2)配電柜面板上可顯示電流(大小及三相平衡情況)電壓、頻率用采集模塊將運行狀態傳給場地集中監控系統。(3)配電柜內配有應急開關。消防報警系統與動力配電柜(XP1)聯動,當消防報警信號被確認后,由消防控制系統將動力配電柜(XP1)的電源切斷。節能機房建設哪家靠譜選用具備自動切換功能的電源設備,提高供電可靠性。
機房的防塵處理,計算機房的潔凈度要求是計算機房的一個重要指標,沒有一個良好的空氣質量,將較大程度上減短計算機的壽命,影響其正常工作。計算機房內的粉塵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1)設備自身產生的,如打印紙屑、粉塵等;2)人員的活動,如衣服、鞋、文件包等帶來的外界塵土;對于后者只能從管上入手,減少其塵土的帶入,同時利用精密空調的自身能力加以消除。同時,對于粉塵的主要來源--建筑本身進行徹底的防制。在進場后對頂、墻、地做徹底清理。加以專門使用漆進行封閉,從而達到B級或更高的標準。
機房規劃、建設階段,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機房布局規劃:空間布局:根據業務需求,合理規劃服務器區、網絡區、存儲區、監控區、配電區等。通道與間隔:確保設備間有足夠的通道,便于維護和管理,同時滿足消防和安全要求。二、電氣系統:配電設計:根據設備功率和冗余要求,設計合理的配電系統,包括UPS不間斷電源、開關柜、電纜等。照明與接地:提供充足的照明,確保工作區域的舒適度;設計良好的接地系統,防止靜電和雷電對設備的損害。機房建設要關注設備兼容性,避免資源浪費。
為保證機房重要設備連續正常、可靠地運行,對機房室內環境和空氣品質(溫、濕度、潔凈度、風速及噪聲等)要求極高,要求增加一臺選用帶除塵功能的加濕器。消防系統安全要求,經常有人工作的防護區,當人員不能在30S內撤出時,防護區七氟丙烷的滅火設計濃度必須不大于9%。防護區內應設火災聲報警器。防護區的入口處應設火災聲、光報警器和滅火劑噴放指示的門燈,以及防護區采用七氟丙烷保護的標志牌。噴放門燈指示,應保持到防護區通風換氣后手動去除。機房建筑應具備良好的抗震性能,保障設備安全。大型商場機房建設分包
優化機房內部標識系統,提高運維效率。節能機房建設哪家靠譜
微模塊數據機房微模塊數據中心,是按照行業標準對數據中心場地進行微模塊劃分,即把整個數據中心分為若干個**區域,每個區域的規模、功率負載、配置等均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設計。真正的微模塊數據中心,制冷、供電及管理系統都應實現區域化、微模塊,互不干擾,可以運行,無共享部分,微模塊給數據中心帶來了一系列的優勢。中心定義及特征微模塊數據中心是為了應對云計算、虛擬化、集中化、高密化等服務器的變化,提高數據中心的運營效率,降低能耗,實現快速擴容且互不影響。微模塊數據中心是指由多個具有**功能、統一的輸入輸出接口的微模塊、不同區域的微模塊可以互相備份,通過相關微模塊排列組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中心。微模塊數據中心是一個整合的、標準的、比較好的、智能的、具備很高適應性的基礎設施環境和高可用計算環境。微模塊數據中心將能滿足IT部門對未來數據中心的迫切需求,如標準化、微模塊、虛擬化設計,動態IT基礎設施(靈活、資源利用率高),7x24小時智能化運營管理(流程自動化、數據中心智能化),支持業務連續性(容災、高可用),提供共享IT服務(跨業務的基礎設施、信息、應用共享),快速響應業務需求變化(資源按需供應),綠色數據中心。節能機房建設哪家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