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交換機原理
以太網交換機,作為我們廣為使用的局域網硬件設備,它的普及程度其實是由于以太網的使用,作為以太網的主流設備,幾乎所有的局域網中都會有這種設備的存在。看看以下的拓撲,會發現,在使用星型拓撲的情況下,以太網中必然會有交換機的存在,因為所有的主機都是使用電纜集中連接到交換機上從而能夠互相連接的:
標準的線纜集中連接設備是“HUB(集線器)”,但是集線器存在著:共享帶寬、端口間等問題,因為大家都知道,標準的以太網是一個“的網絡”,也就是說在一個所謂“域”里面,多只有兩個節點可以互相通訊。而且,雖然集線器有很多端口,但是其內部結構完全是以太網所謂的“總線結構”,也就是說其內部只有一條“線路”來進行通信。如果上圖中的設備是集線器的話,舉個例子來說,假如端口1 和 2 之間的節點正在通信,其它端口是需要等待的。直接造成的現象也就是,比如端口 1和 2 所連接節點之間傳送數據需要 10 分鐘,端口 3 和 4 所在的節點在此同時也開始通過此集線器傳輸數據,互相間,造成大家所需的時間都會變久,時間可能會達到 20 分鐘才能傳送完畢。也就是說集線器上互相通訊的端口越多,越嚴重,傳送數據所需的時間越久。
以太網的測試夾具是那些;安徽以太網測試聯系方式
10M 以太網
10Mbps以太網即標準以太網,由IEEE802.3定義,同一公共通信信道上的所有用戶共享這個帶寬,這個公共信道稱為總線。在交換式LAN中,每個交換式端口都是一個以太網總線,采用星型拓撲結構。這種連接方式下將有可能提供全雙工的連接,此時,將提供20Mbps的總帶寬。根據IEEE802.3的規定,10M以太網目前使用的線纜有:10Base-T雙絞線、10Base5粗同軸電纜以及10Base2細同軸電纜。10Base-T是目前使用為的一種以太網電纜標準。它具有一個優勢就是易于擴展,維護簡單,價格低廉,一個集線器加上幾根10Base-T電纜,就能構成一個實用的小型局域網(當然還得有計算機),10Base-T的缺點是:電纜的比較大有效傳輸距離是距集線器100m,即使是高質量的5類雙絞線也只能達到150m。3類到6類雙絞線在塑料外殼內均有這樣的四對線纜,區別主要在于類數越高的雙絞線,單位長度內的絞環數越多,擰得越緊,這使得5類或者6類雙絞線的交感更少并且在更長的距離上信號質量更好,更適用于高速計算機通信。各種設備需要使用具體的線纜連接起來。目前應用于各種網絡設備的接口可能使用雙絞線接口或光纖接口。雙絞線和光纖接口之間不能直接相連,必須使用光電轉換設備。
多端口矩陣測試以太網測試廠家現貨10GBase-T以太網測試項目及測試;
確定性適用于運動控制應用
運動控制依賴于精確通信。這種精確性通過使用基于時隙的調度來支持,每個設備在調度策略中都有一個與其它設備進行通信的調度表。這些伺服驅動器和控制器計算出它們各自的時序,由此可計算出控制函數的ΔT值。但是,如果數據傳輸變得無法預測,則可能會丟失結果,因此需要確定性來確保環路的穩定性。
以太網能夠支持工廠中苛刻的運動控制應用
在某些情況下,通過直接集成于英特爾®芯片內的加速器電路在EtherNet/IP中實施IEEE1588,只是以太網解決方案用于強制確定性的一種常見機制。EtherCAT的高速實時處理是運動控制應用中如何實現始終如一的預測性能的另一個示例。EtherCAT突破了基于PCI的集中式通信的嚴格物理限制,即要求機器處理單元和伺服處理器之間可快速通信但需要保持短距離。
千兆以太網的優勢是同舊系統的兼容性好,價格相對便宜。在這也是千兆以太網在同ATM的競爭中獲勝的主要原因。當今居于主導地位的局域網技術-以太網。以太網是建立在以太網CSMA/CD機制上的廣播型網絡。的產生是限制以太網性能的重要因素,早期的以太網設備如集線器是物理層設備。不能隔絕擴散,限制了網絡性能的提高。而交換機(網橋)做為一種能隔絕的二層網絡設備,極大的提高了以太網的性能。正逐漸替代集線器成為主流的以太網設備,然而交換機(網橋)對網絡中的廣播數據流量則不做任何限制,這也影響了網絡的性能。通過在交換機上劃分VLAN和采用三層的網絡設備-路由器解決了這一問題。以太網做為一種原理簡單,便于實現同時又價格低廉的局域網技術已經成為業界的主流。而更高性能的快速以太網和千兆以太網的出現更使其成為有前途的網絡技術。以太網抖動測試中對測試電纜的要求;
以太網用于運動控制的三個原因
以太網正成為工業應用中日益重要的網絡。就運動控制而言,以太網、現場總線以及其他技術(如組件互連)歷來都是相互競爭的,用以在工業自動化和控制系統中獲得對一些苛刻要求的工作負載的處理權限。運動控制應用要求確定性(保證網絡能夠及時將工作負載傳送至預定的節點),這是確保位置保持所必需的,這進而又將確保驅動器的精確停止、適當的加速/減速以及其他任務。
標準的IEEE 802.3以太網從未達到這方面的要求。即使全雙工交換和隔離域淘汰了過時的CSMA/CD數據鏈路層,但它還是缺乏可預測性。此外,典型堆棧中的TCP/IP的高度復雜性并未針對實時流量的可靠傳送進行優化。因此,現場總線以及帶有基于ASIC的PCI卡的PC控制架構一直是常見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
10G以太網接口及測試方法;安徽以太網測試聯系方式
1000Base-T以太網測試有哪些項目;安徽以太網測試聯系方式
集線器的工作特點:
集線器多用于小規模的以太網,由于集線器一般使用外接電源(有源),對其接收的信號有放大處理。在某些場合,集線器也被稱為“多端口中繼器”。
集線器同中繼器一樣都是工作在物理層的網絡設備。
共享式以太網存在的弊端:由于所有的節點都接在同一域中,不管一個幀從哪里來或到哪里去,所有的節點都能接受到這個幀。隨著節點的增加,大量的將導致網絡性能急劇下降。而且集線器同時只能傳輸一個數據幀,這意味著集線器所有端口都要共享同一帶寬。 安徽以太網測試聯系方式